菜单
师德建设
     理论学习 
     师德建设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思政教育>>师德建设>>正文

    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撕掉标签的那一天

    2025年04月18日 09:06 


    我站在教室门口,手里攥着一沓彩色便利贴,喉咙发紧。这是我第一次组织心理活动,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——这个被各种刻板印象包围的小群体。

    “同学们选中自己感兴趣的刻板印象标签,并“撕掉标签“同时分享为什么会撕掉这个标签,并用新的词汇和句子来回答标签或者写下积极鼓励的话语。最后贴于展示板进行展示。通过这个活动,我们鼓励同学们勇敢击碎这些标签,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,展现最真实的自己。在了解和接纳别人之前,不要过分重视别人的这些外在属性,而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,了解每个人的内在世界。只有取消预设立场,以平等、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个体,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别人,建立起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”。

    我的话音刚落,王佳浩第一个站起来,这个总爱把“我以后要当幼儿园长”挂在嘴边的男生,此刻却红着脸:“他们说我们...娘。”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尴尬的笑声,像是给这个难堪的词裹了层糖衣。

    “还有呢?”我追问。

    “说我们是因为考不上好专业才来的。”小王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闪着不服气的光。

    “说男生当幼师肯定别有用心...”小王的声音越来越小,最后几个字几乎吞进了肚子里。

    “没出息”“像保姆”“不正常”...这些词汇张牙舞爪地爬满整面墙,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。起初,他们有些迟疑。但很快,一个女生站了起来,大步走向白板,狠狠撕下一张“没出息”的标签。紧接着,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同学们开始撕下那些标签。纸质撕裂的声音此起彼伏,每一声都像在打破什么。小王撕得最用力,指甲在板子上留下浅浅的划痕。当所有负面标签都被扔进垃圾桶时,白板上剩下的只有彩虹般的自我宣言。

    “现在,请写下你们真实的自己。”我发下新的便利贴。

    空气突然活了过来。班长写下“我能在三分钟内哄好哭闹的孩子”;还有的同学写下“希望女孩们去大胆的追寻梦想,用行动去诠释女生的多元与强大,让世界看到我们不被定义的绚丽人生”;还有的男生写下“当今有很多人都会为了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懈奋斗,他们会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吃苦”;“我的人生,轮不到别人定义!”轮到小王时,他犹豫了很久,最后画了个简笔画——一个小男孩在舞台上跳舞,旁边写着:“我就是喜欢看孩子们笑。”

    “男生不能当幼师?”小王突然跳上讲台,“我偏要当最棒的幼儿园长!“他夸张地模仿着园长训话的样子,逗得全班大笑。小王举起他设计的教具,金属部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班长给我们看她手机里存的儿童舞蹈视频——镜头里的她和孩子们笑得一样灿烂。

    听着他们的分享,我深深感受到,偏见最大的伤害不是外界的嘲讽,而是让人开始怀疑自己。那天活动结束时,我看见小王把那张舞蹈简笔画贴在了课本扉页。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,给每个人的轮廓都镀了层金边。原来撕掉标签的声音,是青春拔节的声响。

    “撕掉标签拒绝定义”活动在博雅社区开展后。曾被认为“公主病”的女生能带着孩子们在泥坑里找蚯蚓,被贴上“书呆子”标签的姑娘发明了会讲故事的数独游戏。王佳浩展示着贴满便利贴的工装裤——每张都是孩子们口述的改进建议,“这些涂鸦比任何专业认证都珍贵”。

    此刻站在贴满便签的白板幕墙前,看着学生们将撕碎的标签折成纸飞机。那些写着“女汉子”“妈宝男”“娘”的纸片穿过阳光,在廊间划出轻盈的抛物线。或许教育就像拆解一台精密的仪器,当我们用智慧校准刻板印象的偏差,再顽固的标签都会化作滋养个性的尘埃。

    作为一名老师,我常常思考:什么是好的教育?这次活动让我明白,好的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——点燃他们内心的自信,让他们敢于对抗偏见,勇敢定义自己的人生。撕掉标签,只是开始。真正的成长,是学会在别人的定义之外,活出自己的样子。

    撕掉标签前和后

    开展活动中,同学们陆续上台撕掉标签


    丁靖怡1996生,教育学专业,潍坊职业学务处科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》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》《大学生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》等课。面对"男生不适合当幼师"的偏见,我选用专业能力和热情证明自己——教育不分性别,爱心与任才是关。我信,每一个孩子都得被温柔以待,而男幼师的独能为学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。来,我希望能成为一名有度、有专业养的教育工作者。


    上一条: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
    下一条: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匠心传承,创新不止:我的职业教育从教故事

   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