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单
师德建设
     理论学习 
     师德建设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思政教育>>师德建设>>正文

    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师者本色——以爱为舟,渡己渡人

    2025年04月17日 11:31 

    教育之根:以仁爱之心浇灌每一颗种子

    “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;教育是种下一颗星火,静待它照亮整片夜空。”从教二十载,我始终相信,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成全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,我的教室里不仅有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,更有一颗颗渴望被看见的心,我的讲台上不仅有公式与定理,更有理解与接纳、温情与关爱。

    记得入职初期当班主任时,班里有个性格内向的女生,平日总是沉默寡言、低眉敛目,上课时却会很专注地看着你,让她回答问题时又很拘谨羞涩,我看懂了她的好强与自卑,就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上些温暖鼓励的话语,时不时约着她去餐厅吃饭、去操场漫步,交给她去做一些班级事务,有一天她交给我一封信,里面详细写了她的成长历程、家庭变故、内心彷徨和现在的心态转变等,她说:“耿老师,您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、值得被爱。”这件事让我更加坚信,教师的仁爱之心不是口号,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尊重与等待,知识可以传授,但信心与勇气需要以心换心。

    成长之翼:与青年教师共修星火

    2020年调入教师工作部后,我的角色从“教学者转变为“服务者”。面对学院大批青年教师,我深知他们的迷茫: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?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?如何规划个人发展?

    在一次新秀教师成长沙龙上,一位入职两年的青年教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:“每次我都很认真地备课、讲课,但底下的学生就像木头一样毫无回应,让我非常挫败、沮丧,感到毫无价值”,我推心置腹地跟他交流:“想让学生能接受你的授课知识,能蹲下来去理解学生、看见学生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人是不愿意被改变的,除非感受到爱与支持。”后面我们重点开展了青年教师导师制,对他们一对一帮扶指导,让青年教师的潜力得到了全面发挥。这些年轻人让我看到教育薪火相传的力量,我常对他们说:“教育不是独行,而是共修。我们既要成为学生的光,也要彼此照亮。”

    破茧之光:在自我成长中重塑教育本质

    教育者的成长,从来不只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,更是一场向内探索的修行。

    我曾是“完美主义者”,对自己苛责,对他人亦难宽容。直到两年前,一个针对教师群体的心理短视频触动了我,主讲人说:“人若无法接纳自身的阴影人格,又如何接纳别人的局限性呢”是啊,教师首先是人,教师自己若无法接纳自己的脆弱,又如何包容学生的脆弱呢?于是我开始尝试自我探索和自我疗愈,去直面内心的创伤与匮乏、自卑与自恋、恐惧与焦虑,过程很艰难,却让我逐渐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。一次沙龙活动中,我以“教师的情绪管理”为主题,分享了这段经历,台下一位老师红着眼眶说:“原来我们不必永远坚强”,那一刻,我深深体会到,真正的教育智慧,源于对生命真实的体悟。

    弘道之志: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温度

    2023年冬,我们组织教师赴国家师德教育基地开展师德教育培训。大家参观了中国教师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,全面了解了中国优秀教师故事、体会到了中国教育变迁以及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,共同诵读陶行知《我们的信条》和《论语》,重温有教无类的初心。青年教师感慨:“站在这里,突然明白师者二字的分量。”活动结束后,我们建立了师德研修基地,将儒家文化中的“仁爱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,设计出“情境体验式”师德课程。

    如果问 :“这些活动能带来多少量化成果?”我答:“教育的价值,从来不在表格里,而在某个学生重燃希望的眼神中,在某位教师突破自我的笑容里。”

    结语:做一名有生命力的教育者

    生命力,是允许自己“不完美”——可以疲惫,但不停下脚步;是敢于“被超越”——欣然看到年轻人站上自己的肩膀;是永远“在路上”——把每一道皱纹都刻成智慧的年轮。

    弹指45年,我从齐桓大地的小镇姑娘到风筝之都的高校教师,从教学一线到管理岗位,身份在变,初心未改,教育于我,是职业,是志业,更是修行。如今的我,既是讲台上的“前辈”,又是成长中的“学生”,45岁后的教育生涯,也必将会是一条渐入开阔的江河——少了青年时的激流勇进,多了沉淀后的深邃与从容。我清晰地看到,我们中年教师的优势,在于可把经验的“厚度”转化为创新的“养分”,不必困于学科边界,敢把“旧船票”登上新客船,方能让学生看见知识的辽阔;中年教育者的生命力,不在于成为“标杆”,而在于甘当“桥梁”,去连接传统与创新,包容稚嫩与锐气;中年教师的价值,早已超越课堂本身,我们是学生记忆中的一道微光,是青年教师眼中的一种可能,更是自我生命的一场修行。

    如今的我,依然会在清晨读诗、在黄昏散步;依然会为学生的进步热泪盈眶,为同事的成长由衷喝彩;依然会以扎根的姿态向上生长,用开放的心态向下兼容。愿我们在春发新芽、秋落黄叶的四季轮回中,静默成荫;愿我们继续以书为舟、以爱为桨,在渡人渡己的航程中,书写更多温暖的故事。

    (作者简介:耿晓哲,潍坊职业学院教师工作部副部长,从事教育行业20年,致力于师德建设与教师发展研究。曾获名校建设先进个人”“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)

    组织教师开展读书系列沙龙活动


    参加潍坊市宣讲活动

    组织全省青年教师来校参加培训

    与教学督导专家研讨青年教师授课情况

    主持教师心理成长沙龙活动

    担任学生生活导师,与学生谈心谈话


    上一条: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初心如磐跟党走,使命在肩育英才
    下一条:【2025】【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】二十年青春摆渡:用教育智慧托举学子梦想

    关闭